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战在中华大地打响,全国进入严密的防控状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肆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进行。而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湖北武汉,活跃着一群身着红色马甲、头戴小红帽的90后、00后青年志愿者,而永利集团官网RZ软技测试193班郭凯果同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滞留武汉,传递爱心
回想这次来武汉的缘由,郭凯果曾用“阴差阳错”来形容。寒假一开始,本来和朋友约好一同去上海打工的郭凯果却因为车程不同错过了去上海的机会,后来因武汉离南阳老家近,为了有机会回家吃年夜饭,便果断坐上了凌晨的火车前往武汉。可未曾想到刚到武汉工作没多久就接到了因疫情原因封城、停工的通知,一开始他并未意识到疫情的严重程度,但事实证明一场巨大的考验即将到来。
武汉封城后,郭凯果便被要求待在员工宿舍不得外出,因为是在全国连锁餐饮店里打工,所以日常食宿、安全都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每日重复的吃饭、睡觉、测量体温让年轻的他感到仿佛时间过的极其漫长,尤其是看到每天上涨的感染人数时,内心怎么都无法平静,此时他想到如果能有事情做,时间可能会过的快些。
偶然间他在一个微信公众账号平台看到武汉当地在招募社区志愿者的消息,郭凯果觉得自己既然身处武汉不能总呆在房间里袖手旁观、坐等解封,而应该像千千万万的志愿者那样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于是就萌生了做一名青年志愿者的想法,他向学院提出了申请,在综合评估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当时的处境后,学院领导肯定并支持了他的想法。武汉是全国关注的主战场:医生不顾危险直面病毒;护士日夜在病房忙碌;社区自发组织团队进购物资、提供隔离房间;无数外省医护人员出身入死冲上一线驰援武汉……“每个人都在为对抗疫情发光发热,而作为一名中工青年更应该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冲向一线,这是我们的责任”,郭凯果这样说。

(郭凯果工作的社区入口的检测点)
义不容辞,支援一线
封城没有隔绝爱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志愿者们的身影。于是,没有一丝恐惧和犹豫,郭凯果立刻办理了离职,通过网上报名的方式,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由于居住的地点离武泰闸社区很近,所以就被就近分配到了这里服务。武泰闸社区地处武汉市武昌区南大门,老城区、平房较多、人口流动量较大,属城乡结合部。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每天为社区出入人员进行登记和体温检测,帮助进购物资的团队搬运物资,进行社区安全巡逻和那些他所谓的微不足道的小事。由于人手紧缺,配送任务较重,他曾在雨雪天气搬运货物;有时还会连夜为社区卸货、分拣、分发,把爱心菜送到居民楼栋下、家门口,虽然每天早出晚归,但是郭凯果却觉得这样的辛苦很值得。
郭凯果回忆说,起初病毒刚爆发时自己确实有过担心,也很思念自己的家乡,毕竟和曾经安逸的居家隔离相比,做志愿者风险很高,要接触许多外来人员和车辆,也难免会碰上发热病人甚至会接触到病毒。但时间久了,他发现自己的这份担忧确实有些多余,做好完善的防护措施,注意个人安全,减少与病毒直接接触,便能抵抗感染防患于未然。
每天上班时都有一群和郭凯果一样的热心市民在为武汉这座城市努力着,他也一直在感受着陌生人所带来的温暖。做志愿者第一天他就遇到了一名热情的武汉人,当得知自己是滞留在武汉不能回家过年的在校大学生后,对方就和他反复强调上岗时的各种安全措施,耐心带他走完巡查的道路,并跟他交代了换班时的细节。后来他还认识了从成都返乡的大叔与社区的巡警,在工作间隙认识的这些志愿者们虽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大家都决定走出房间守护这座城市,共同为战“疫”努力,他们互相帮助、一起分担,愿意共同战胜病毒直至灾难结束。


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后郭凯果拍下了这张简单的照片 下班路上空无一人的武汉街道

(下雪时搬运物资)

(晚上分社区物资)
忆苦思甜,共盼春来
志愿者的工作时间是从早八点到晚七点,与网课的上课时间会有冲突,郭凯果担心自己上不成学校的直播课程,所以专门与其辅导员袁彧老师进行了沟通,袁老师将他的情况告知了任课老师,他们都表示能够理解他目前的处境,并对他有勇气做志愿者给予了肯定与称赞。为了不落下功课,郭凯果工作之余不放弃抓住点滴时间用来学习,晚上闲下来就通过课程回放赶上白天落下的学习进度。白天忙碌的工作,晚上紧张的学习,这些都让郭凯果觉得加入志愿者群体后自己的生活开始变得规律和充实,当看到身边的人和自己一样在共同努力时,心底的担心都烟消云散了,没有之前那么迫切想回家了。
与此同时,相隔千里的永利集团官网领导和辅导员们对郭凯果同学也持续关注着,担心学生的健康安危的同时又为他所做的工作而骄傲,学院多次询问郭凯果生活和学习上是否有困难,辅导员袁彧老师时常与郭凯果同学进行视频通话,真切的询问他的身体情况,每天工作的具体情况,再三嘱咐他一定要注意个人安全,做好自我保护,并向任课教师们说明了学生的特殊情况,帮助他安排补课,正是有了学院老师们的亲切关怀与精神鼓励,更坚定了郭凯果做好一名志愿者的决心和勇气。
回想起自己做志愿者以来的日子,郭凯果认为比起那些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微不足道。这段宝贵的经历让他收获满满,他很荣幸能够为武汉的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从未后悔做出这样的选择,他深深体会到社会各种工作岗位上工作人员的努力和辛苦,对志愿服务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因自己是抗疫工作的一份子而自豪。到目前为止,随着郭凯果所在的小区疫情得到明显好转,他已从社区志愿者的工作岗位安全撤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中工学子不惧危险用自己年轻的臂膀守护异乡的同胞。他们排查时耐心的态度,寒风中坚定的身影,工作时奉献的精神构成了武汉最美的风景,他们是勇敢的逆行者,是践行志愿精神、真情服务他人的志愿者,就如同《新闻联播》所赞扬的那样:“在战疫中,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这个三月,万物复苏;局势向好,春天已来!致敬每个认真付出的中工学子!